發表文章

佛典中的「觀」(二)

 漢譯佛典中的「觀」,原語為何? 《雜阿含經》  第1經:「當 觀 色無常,如是觀者則為 正觀 ; 正觀 者則生厭離…… 」 SN.22.51:「 bhikkhu rūpaṁ aniccanti passati . Sāssa hoti sammādiṭṭhi . Sammā passaṁ nibbindati …… 」 第2經:「於色當正思惟, 觀 色無常如實知 …… 」 SN.22.52:「 Rūpaṁ, bhikkhave, yoniso manasi karotha, rūpāniccatañca yathābhūtaṁ samanupassatha …… 」(變化形:samanupassati) 第8經:「聖弟子如是 觀 者 …… 」 SN.22.9:「 Evaṁ passaṁ , bhikkhave, sutavā ariyasāvako …… 」 第9經:「如是觀者,名真實正 觀 …… 」 SN.22.15:「 evametaṁ yathābhūtaṁ sammappaññāya daṭṭhabbaṁ …… 」 (變化形:diṭṭha) 第22經:「當觀知諸所有色……正 觀 無常已 …… 」 SN.22.125 :「 evametaṁ yathābhūtaṁ sammappaññāya passati ……」 第23經:「羅睺羅!當觀若所有諸色……如是平等慧正 觀 …… 如是平等慧如實 觀 」 SN.22.125 :「 evametaṁ yathābhūtaṁ sammappaññāya passati ……」 第34經:「 如實 觀察 …… 。比丘!多聞聖弟子 …… 如是 觀察 …… 」 SN.22.59 :「 evametaṁ yathābhūtaṁ sammappaññāya daṭṭhabbaṁ . …… Evaṁ passaṁ , bhikkhave, sutavā ariyasāvako …… 」   第36經:「當正 觀察 ,……云何 自觀察 未生憂、悲、惱、苦……比丘!有色,因色,繫著色, 自觀察 未生憂、悲、惱、苦」 SN.22.43 :「 yoni upaparikkhitabbā ‘Kiṁjātikā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ā,

佛教文獻的語言

  印度佛教 犍陀羅語 巴利語 佛教混合梵語 梵語 東南亞佛教 僧伽羅語 高棉語 孟語 緬語 泰語 / 寮語 / 傣仂語 (小傣) 傣那語 / 傣耶語 / 撣語 (大傣) 查克瑪語 西域佛教 焉耆-龜茲語 于闐語 粟特語 回鶻語 西夏語 東亞佛教 漢語 韓語 日語 越南語 占語 Buddhist inscriptions in Campā   Inscriptions of Campā , C. 150 、 C. 175 蒙藏佛教 藏語 / 宗喀語 絨巴語 蒙古語 滿語 古爪哇語 Sang Hyang Kamahayanikan

悉達多於菩提樹下成佛後,過幾日說法?

◎ 七日(一七日) 《異出菩薩本起經》:「 得佛道 , 便到龍水所 , 龍名文隣 。 文隣者所止水邊有樹 , 佛便正坐自念言 :「 昔 往 無數劫時 , 有題和竭羅佛言 , 我當為釋迦 文佛 , 我今日 已 得佛矣 ! 我從無數劫 以 來 求佛 , 適今得佛耳 ! 我從無數劫 以 來所施 , 為入六波羅蜜 , 不忘我功德也 , 今皆得之 。」 佛 適念是 , 便入禪波羅蜜 。…… 佛用初得道故 , 歡喜不食七日 , 龍見 佛歡喜 , 侍佛亦不食七日 。…… 佛神通洞 達 , 諸天集會 , 皆稽首前謁 。 佛閑居實處 , 精 念 :「 天下眾善,悼哀萬民 , 意 欲教之 , 當先教 誰 ? 吾王遣五人侍我 , 五人不能及我 , 今在 水上 , 吾當先教之 。」 佛即復故道而還 。」 《密迹金剛力士經》:「菩薩適成如來道法,夙夜七日悉存法樂,觀佛道樹不以為厭目未曾眴。……佛以成道,提謂、波利、五百賈客,佛欲度之………適成佛道,妙式梵天王與六十八萬億姟百千眷屬圍旋往詣佛所,稽首足下右繞七匝,側住佛前勸助世尊:『唯垂大哀轉乎法輪宣布道化。多有眾生應在法器,聞佛說法能解受行。』……妙式梵天王詣波羅奈鹿苑之野神仙所遊,布師子座 《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》:「 如來成道果已 , 七 晝 夜 中 審 諦 思 惟 真 實 法 樂 , 而復諦觀大菩提樹目未甞瞬 。 …… 如來成道果已 , 有二商主 —— 一名怛 囉布沙 , 一名嚩梨迦 —— 并餘六萬天子 , 咸來佛 所最初奉上清淨飲食 。 ……… 如來成道果已 , 時有梵王名曰尸 棄 , 與六百八十萬梵眾天子俱 , 恭敬圍繞隱 彼梵界 , 即至佛前 , 頂禮佛足 , 右繞七匝 , 合掌 諦誠勸請世尊轉妙法輪 ……爾時尸棄梵王知佛世尊默然受請,即於波羅奈國仙人墮處鹿野苑中,為佛世尊敷設妙好師子之座 《普曜經》:「佛告比丘:「已成正覺,諸天皆來,嗟歎佛已;如來正坐一心觀樹,目未曾瞬,禪悅為食、解慧為漿,永安無橫;宿夜七日觀道場樹以報其恩。過七日已,欲行天人各共齎持萬甕香水,色行天人俱亦如是,往詣佛所香水洗之,若干種香初沐浴佛。……有一天子,名曰普化,投佛足底,起坐叉手,前白佛言:『佛坐樹下七日之中,坐三昧定,其定何名?』世尊告曰:『定名悅食,如來以是悅食定意,晝夜七日觀樹不瞬。……佛子如斯皆有因緣,所以宿夜七日不從座起,常觀察樹。彼七晝夜觀

佛典中的「觀」(一)

 觀 出處:https://agama.buddhason.org/ad/adSearch.php?keyword=%E8%A7%80&button1=%E6%9F%A5++%E8%A9%A2 1.洞察,另音譯為「毘婆舍那」(巴利語:vipassanā、梵語:vipaśyanā),如「止觀」之「觀」。 《集異門論》:毘缽舍那云何?答:奢摩他相應,於法簡擇(巴利語:vicinati、梵語:vicinoti,cf. 巴利語:vicaya、梵語:vicaya),極簡擇,最極簡擇,解了,等了,近了,遍了,機黠,通達,審察,聰叡,覺,明,慧,行,毘缽舍那;是謂毘缽舍那 《瑜伽師地論》:「謂有苾芻依止內心奢摩他故,於諸法中,能正思擇(vicinoti)、最極思擇(pravicinoti)、周遍尋思(parivitarkayati)、周遍伺察(parimīmāṃsamāpadyate)。」 《十地經》:「 善觀察分別/ 善籌量/ 善擇決定/ 善選擇觀察/善選擇決定/善擇 」(梵語:su-vicita-vicaya) 現觀(巴利語、梵語:abhisamaya)之觀。 2.沈思,如「我心中生不觀色患」之「觀」(動詞形式->巴利語:nijjhāyati、梵語:nidhyāyati,名詞形式->巴利語:nijjhāna、梵語:nidhyāna),又譯為「思惟」,如「明目士夫諦觀(passeyya->passati)、思惟(nijjhāyeyya->nijjhāyati)、分別(yoniso upaparikkheyya->upaparikkhā)」。 3.觀察,如「七處三觀」(動詞形式->巴利語:upaparikkhati、梵語:upaparīkṣate,名詞形式->巴利語:upaparikkhā、梵語:upaparīkṣā)、「正觀」(動詞形式->巴利語:dassa、梵語:darśa,巴利語:dassati、梵語:dṛś,巴利語:passati、梵語:paś、paśyati,巴利語:anupassati 、梵語:anupaśyati,名詞形式->巴利語:diṭṭhi、梵語:dṛṣṭi,巴利語:dassana、梵語:darśana,巴利語:passa、梵語:paśya,形容詞形式->巴利語:anupassī、梵語:anu

四十二章經

 四十二章經 佛 言 :「 辭親出 家 為 道 , 名曰沙門 。 常行二 百五十戒 , 為四真道行 , 進志清淨 , 成 阿 羅漢。 阿 羅漢 者 , 能飛行變化 , 住壽命 , 動天地 ; 次為阿那含 , 阿那含者 , 壽終魂靈 上 十九 天 , 於彼得阿羅漢 ; 次為斯陀含 , 斯陀含者 , 一 上一還 , 即得阿羅漢 ; 次為須陀洹 , 須陀洹者 , 七死七生 , 便得阿羅漢 。 愛欲斷者 , 譬如四支 斷 , 不復用之 。 」   佛 言 :「 除 鬚 髮 , 為沙門 , 受 道法 , 去世資 財 , 乞求取足 , 日中一食 , 樹下一宿 , 慎不再 矣 ! 使人愚弊者 , 愛與欲也 。 」   佛言 : 「眾生以十事為善 , 亦以十事為惡 。 身 三 、 口四 、 意三 。 身三者 : 殺 、 盜 、 婬 ; 口四者 : 兩 舌 、 惡罵 、 妄言 、 綺語 ; 意三者 : 嫉 、 恚 、 癡 , 不信三 尊 , 以邪為真 。 優婆塞行五事 , 不懈退 , 至十事 , 必得道也 。 」   佛言 : 「人有眾過 , 而不自悔 , 頓止其心 , 罪來歸 身 , 猶水歸海 , 自成深廣 矣 ; 有惡知非 , 改過 得善 , 罪日消滅 , 後會得道也 。 」   佛言 : 「人遇吾以為不善 , 吾 以四等慈護 濟之 , 重以惡來者 , 吾重以善往 , 福德之氣 , 常 在此也 , 害氣重殃 , 反在于彼 。 」   有 人 聞佛道 守大仁慈 , 以惡來 , 以善往 , 故來罵 。 佛 默然 不答 , 愍之癡冥狂愚使然 。 罵止 , 問曰 :「 子以禮 從人 , 其人不納 , 寶 禮 如之乎 ?」 曰 :「 持歸 」。「 今 子罵我 , 我亦不納 , 子自持歸 , 禍子身矣 ! 猶響 應聲 , 影之追形 , 終無免離 , 慎為惡也 。」   佛言 : 「惡人害賢者 , 猶仰天而唾 , 唾不污天 , 還污己身 ; 逆風坋人 , 塵不污彼 , 還坋于身 。 賢 者不可 毀 , 禍 必滅己也 。 」   佛言:「夫人為道,務博愛,博哀施。德莫大施,守志奉道,其福甚大。覩人施道,助之歡喜,亦得福報。」質曰:「彼福不當減乎?」  佛言:「猶若炬火,數千百人,各以炬來,取其火去,熟食、除冥;彼火如故,福亦如之。」 佛言:「飯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,飯善人千不如飯持五戒者一人,飯持

四十二章經註解

 【經】四十二章經 【註】又名「四十二章」、「孝明皇帝四十二章」、「佛經四十二章」。 據《後漢書》記載,漢桓帝延熹九年(166年),襄楷上書。文中引浮屠(佛、佛陀,梵語:Buddha)語,作為守一事例,其中「浮屠不三宿桑下,不欲久生恩愛」,出自「樹下一宿,慎不再矣!使人愚弊者,愛與欲也」,而「天神遺以好女,浮屠曰:『此但革囊盛血。』遂不眄之」出自「天神獻玉女於佛,欲以試佛意、觀佛道。佛言:『革囊眾穢,爾來何為?以可斯俗,難動六通。去!吾不用爾。』」。 這是《四十二章經》見於引用的最早記載。 《四十二章經》的傳譯,起自漢明帝(在位:57-75年)夜夢金人,聽大臣說西方有名為佛的神,丈六尺而黃金色,於是遣使天竺,問佛道法。據《牟子理惑論》(最早於陸澄《法論》著錄)所載,明帝派遣「中郎蔡愔、羽林郎中秦景、博士弟子王遵等人」作使者,行至大月支國(即貴霜帝國,王名丘就卻),寫佛經四十二章。 《出三藏記集》載使者至西域,於月支國遇沙門竺摩騰(梵語:Mātaṇga),譯寫此經,還返洛陽。  使者一行人中,蔡愔應當是統領,秦景是率領羽林騎的武將,王遵是受業於五經博士的太學生。王僧孺於〈慧印三昧及濟方等學二經序讚〉,將「王遵得四十二章」和「安清出百六十品」並舉,佛經四十二章或許就是由王遵負責譯寫。《出三藏記集》指出「前漢之末,經法始通,譯音胥訛」,佛陀是音寫為浮屠,沙門音寫為桑門,若《四十二章經》翻譯時仍是沿用浮屠、桑門之稱,那麼在傳抄過程中,這些譯語已得到改正,現存本皆以佛、沙門稱之。 《歷代三寶紀》載《四十二章經》本是經抄,從大部經撮要抄出,引俗入門,類同《孝經》十八章為儒家之門徑。據學者所考,《法集論》「經本母四十二門」、《發智論》十門「四十二章」、《般若經》及《華嚴經》「四十二字門」、《菩薩瓔珞本業經》「四十二賢聖法」、《法顯傳》載「帝釋以四十二事問佛」、《高僧傳》載「慧忍製瑞應四十二契」梵唄,都取四十二之數。四十二為佛教熟用,所以從五阿含集錄佛言四十二章,作為入門引介。 《四十二章經》傳至後世,其字句也為後人增添。道世所撰《法苑珠林》及《諸經要集》引本經稱「天下有五難」,智炬撰《雙峯山曹侯溪寶林傳》對本經錄文已是「天下有二十難」。其添改者或為禪宗門人,因為這些增添字句強調「心不繫道,亦不結業,無念無作,非修非證」、「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」、「 覩靈覺,即菩提 」,又見於《寶

四十二章經 (批註)

四十二章經 序分 爾時 , 世尊既成道已,作是思惟:「離欲寂靜,是最為勝」,住大禪定,降諸魔道。今轉法輪 , 度眾生於鹿野苑中,為憍陳如等五人,轉四諦法輪,而證道果。時,復有比丘所說諸疑,陳佛進止 , 世尊教詔,一一開悟,合掌敬諾 , 而順尊勅。 爾時,世尊為說真經四十二章。 (序分為後人添加。「 佛經四十二章」是從五阿含經中抄出 ,非佛陀於一時一地宣說) 正宗分 (一) 佛 言 :「 辭親出 家 為 道 , 名曰沙門 。 常行二 百五十戒 , 為四真道行 , 進志清淨 , 成 阿 羅漢。 阿 羅漢 者 , 能飛行變化 , 住壽命 , 動天地 ; 次為阿那含 , 阿那含者 , 壽終魂靈 上 十九 天 , 於彼得阿羅漢 ; 次為斯陀含 , 斯陀含者 , 一 上一還 , 即得阿羅漢 ; 次為須陀洹 , 須陀洹者 , 七死七生 , 便得阿羅漢 。 愛欲斷者 , 譬如四支 斷 , 不復用之 。 」 (主題:何謂沙門,沙門的四道果,愛欲斷者不復輪迴受生) (二) 佛 言 :「 除 鬚 髮 , 為沙門 , 受 道法 , 去世資 財 , 乞求取足 , 日中一食 , 樹下一宿 , 慎不再 矣 ! 使人愚弊者 , 愛與欲也 。 」 (主題:沙門的行儀, 愛 欲 使人愚弊 ) (三) 佛言 : 「眾生以十事為善 , 亦以十事為惡 。 身 三 、 口四 、 意三 。 身三者 : 殺 、 盜 、 婬 ; 口四者 : 兩 舌 、 惡罵 、 妄言 、 綺語 ; 意三者 : 嫉 、 恚 、 癡 , 不信三 尊 , 以邪為真 。 優婆塞行五事 , 不懈退 , 至十事 , 必得道也 。 」 (主題:十業道 ,居士奉行五戒十善不懈怠 必得道 ) (四) 佛言 : 「人有眾過 , 而不自悔 , 頓止其心 , 罪來歸 身 , 猶水歸海 , 自成深廣 矣 ; 有惡知非 , 改過 得善 , 罪日消滅 , 後會得道也 。 」 (主題:悔過減滅惡業之報 ) (五) 佛言 : 「人愚(遇)吾以為不善 , 吾 以四等慈護 濟之 , 重以惡來者 , 吾重以善往 , 福德之氣 , 常 在此也 , 害氣重殃 , 反在于彼 。 」   【註】「愚」,據大正藏校勘記,宮本 崇寧毘盧藏作「遇」字。古書中,愚、遇二字可能互為通假。《墨子 ·兼愛 》:「 意以天下之孝子為遇」, 孫詒讓指 「遇」當為「愚」,同聲假借字。 馬王堆漢墓帛